楚天都市報:武漢蔡甸東部區域將現水清湖美 | |
| |
水光瀲滟,草木蔥蘢。 近日,武漢市蔡甸區蓮花湖岸邊,一個智能排口全力運作,經“歸類處理”后的雨水流入湖內,“水下森林”隨波搖曳; 而在不遠處,長約6.4千米的湖岸線下方,智能“機械狗”正實時探明管道病害,方便后期紫外光固化修復; 涵蓋蔡甸張灣、城關片區約18.5平方千米的城市空間內,新建的雨、污管道布設有序,經凈化的污水將“洗盡鉛華”,匯入漢江…… 這是由長江生態環保集團有限公司建設,中國水利水電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打造的蔡甸東部區域清水入江PPP項目。施工過程中,項目運用一系列的智能化手段,進一步改善蔡甸區湖泊及明渠水質,有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科學導流 建成區“騰”出施工地 近日,極目新聞記者沿漢蔡高速轉入漢江路,抵達位于漢江一側的蔡甸東部區域清水入江PPP項目施工現場。 該項目共有3個子項:蔡甸城關片區雨污分流改造、張灣街污水管網完善、7個郊野湖泊和1個城中湖(蓮花湖)治理??偯娣e約18.5平方千米,其中新建改造雨水管涵34千米、新建市政污水管網55千米,并同步建設相關配套設施工程及智慧水務系統。 “地下雨污管網改造,難在‘騰空間’?!敝袊娝木猪椖拷浝磬噽勖裾f,蔡甸城關及張灣片區建設年代久遠,雨污管道存在合流甚至“空白”情況。管網優化要推進,必須在城市建成區進行破除作業。因此,空間騰挪成為項目團隊面臨的棘手難題。 能否提前模擬動線,策劃交通導流?開工前10天,鄧愛民和技術團隊一起,對片區內道路、小區及公建單位作業區域周邊商鋪、車流量、人流量、道路寬度等事項進行勘測、拍照、登記成冊,隨后根據道路車流及走向制定交通疏解方案,同期上報交通管理部門辦理占用挖掘城市道路許可證,保證道路正常通行。 記者看到,在高約2.5米的綠色圍擋外,道路正在倒邊施工,車輛通行一側設有人車分流柵欄、人行導向指示牌、爆閃燈,通行比較順暢。 數據顯示,通過科學導流,項目團隊在分幅、倒邊施工中效率高、質量好,受到周邊市民和業主單位的廣泛好評。 人工探挖 密布燃氣管線無一紕漏 地下管網施工,除了“啃”下建成路面,地下紛繁錯雜的管線也是“攔路虎”。 項目工程部主任郭聯告訴記者,項目新建雨污管道平均深度地下3至5米,部分小區為地下1至2米,而原有的水、電、通信、燃氣線路等紛繁復雜,尤其是燃氣管線分布密集,輕微擦碰就可能導致爆炸……要推進施工,就需厘清既有管線,在保護或遷改后,再安裝雨污管道。 “許多管線圖紙都有缺失,只能靠工人拿著耙子,一點點鑿?!惫摶貞?,2021年8月,在樹藩大街施工中,項目管線專員采用探棒物探發現,項目埋設管道的3米高程內,同時存在一根長5米、管徑300毫米的燃氣主管道,若遷移則會影響居民生活。為此,項目技術團隊優化方案,對現有燃氣管線采用型鋼懸吊保護,而后將雨污管道標高整體調整50厘米,這才解決難題。 各類機械也派上用場。去年,蓮花湖大道施工時,項目團隊發現基坑內管線分布于地下4米,且所在的雜填土地層有塌方風險,人工開挖耗時久、風險大。為此,項目團隊采用600毫米管徑的微頂管,直接從4米以下的標高深入掘進,2個月時間順利“拓”出管線空間。 同時,項目部定期組織現場網格長、協作隊伍負責人等,開展地下管線設施保護知識等安全培訓教育。 三大舉措讓湖水重現清澈 科技護航 蓮花湖是蔡甸城中湖,也是項目湖泊改造的重點。多年來,由于雨污混排,該湖生態惡化,水質常年為劣五類。對此,項目團隊制定了“管道修復 湖岸治理 水質更新”三大舉措。 據悉,蓮花湖周邊約6.4千米湖岸線下方有破損、腐蝕的老舊管網,項目團隊采用管道CCTV檢測機器人來進行缺陷檢測。 記者現場看到,該機械形似一只行動自如的“機械狗”:三對型號不同的“橡膠爪”掌握機身進退,首尾兩組探照燈及攝像頭充當“電子眼”;拉動前后鐵質“頸環”,可輔助其前行。 據介紹,該機械可在不破除路面的基礎上,迅速深入地下數十米的雨、污管道,探明管道病害并提供精準定位;隨后工作人員根據病害的不同類型,采用紫外光固化法、局部樹脂固化法等多種管道非開挖修復技術,解決管道內部腐蝕、接口滲漏錯位等缺陷病害。修復后的管道還可按照需要增加管壁厚度。同時,修復后的管道過流能力甚至有所提升。 在湖岸線邊,項目沿線設置智能分流井,有效控制污水入湖。安裝視頻監控、水質監測、雨量監測、管道水位監測和堰門啟閉等諸多設備,監測水中的COD等指標。當水質污染值超標時,排湖閥門自動關閉,污水截流至污水管網進入污水凈化廠;符合排放標準的雨水則由分流井自動識別,予以“放行”。 對于郊野湖泊湖內黑臭水體,項目團隊則在湖邊設置圍堰,采用高壓水槍將“混勻”的淤泥抽排至圍堰內固化,成為適合種植的肥沃土壤,湖水則從泵站抽排至此集中凈化。 最終,湖水經矮型苦草、綠狐尾藻、輪葉黑藻、馬來眼子菜等層層凈化后,重現清澈。 文明施工 “平安超市”呵護工友 在蔡甸城關片區一處施工區,記者看到,現場綠色圍擋全封閉,路面100%硬化,綠色密目網對裸土覆蓋,現場有3臺灑水車作業,場地整潔清爽。 項目安全環保部潘德棒說,地下管網建設,不可避免需要破除路面。場地布置完成后,測量隊會在工程施工區域設置測量控制網,放出施工邊界線、控制線,路面破除時則調動移動霧炮機,采用濕法作業消除現場揚塵。 為鼓舞斗志,項目部于2021年7月施工高峰期舉行“技能大比拼”,4個班組各出動10名工友,進行墊層敷設、管道安裝等項目的現場比武,施工質量優、速度快的班組,給予1萬元集體獎勵,鼓舞參建工友的斗志。 在安全施工方面,項目貼心設置了“平安365超市”,超市內有洗衣液、毛巾、牙刷等生活用品。工友在現場發現隱患、及時落實整改、參加項目部組織的應急演練等活動,均可領取積分券,工友可憑積分券在超市免費兌換日用品。 目前,該項目施工進展已過八成,兩片區主要道路管道安裝已進入收尾階段,7個郊野湖及蓮花湖治理正在進行水生植物種植。 長江生態環保集團蔡甸項目負責人汪路說,蔡甸項目是響應國家長江大保護政策的重要項目,其運用系統治理理念,通過踐行長江大保護“廠網河湖岸”“區域協調、系統治理”“一城一策”治水模式,在完善片區雨污分流功能的情況下,同步進行湖泊水生態修復工作。項目建成后將提升湖渠水體功能,提升區域水環境質量,改善漢江、長江的水體水質。
楚天都市報: https://ctdsbepaper.hubeidaily.net/pc/content/202210/28/content_196531.html | |
【打印】 【關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