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專題報道

艱難險阻齊克服 優質履約“鄭”在行

發布日期:2022-12-19   信息來源:軌道公司   作者:孫建國  字號:[ ]

作為市域快線三角骨干網絡的橫向線路,鄭州地鐵8號線平行于主城區東西向發展軸,串聯鄭州主城區與西部新城、東部新城,加強主城區的橫向聯系,彰顯鄭州東站樞紐的定位,快速聯系鄭州東樞紐與主城區、西部新城、東部新城,有利于提升鄭州城市綜合交通一體化。

鄭州市軌道交通8號線一期工程西起高新區紅杉路路口,向東沿科學道、瑞達路、東風路、龍湖中環路、中興路、商都路、綠博大道敷設,線路全長51.78千米,均為地下線,設車站28座,其中換乘站12座。公司承建的鄭州地鐵8號線一期土建施工01標04工區,共包括2站2區間(鄭州大學站、銀屏路站、鄭州大學站~銀屏路站區間、銀屏路站~冬青街站區間)。

深度研究工程重難點,精心制定應對之策

鄭州地鐵8號線項目進場后,高度重視研究工程重難點,項目團隊認真分析,調查核實,重點研究。項目部以問題為導向,解決問題為目標。立足工項目特點,理清項目重難點,并針對每一個重難點精心制定應對之策。

一是鄭州大學站位于科學大道與長椿路主干道交叉口,為地下三層島式站臺車站,采用明挖法+暗挖法。因與既有1號線T型換乘,車站范圍及周邊地下管線錯綜復雜,涉及管線遷改種類多,工程量大,并與產權單位協調配合工作量大。首先項目部仔細調查每一根管線,與設計進行有效溝通,提出管線改遷優化方案;其次項目部全力配合產權單位進行管線改遷,加快管線遷改進度;再次對久拖不遷的電力管線采取拔移或懸吊保護方案。銀屏路站則位于科學大道北側綠化帶內,綠化遷移工程量最大,還有較多管線遷改。項目跑步進場后,全力配合綠化遷移,積極配合組織管線遷改,快速建設臨建設施,進場四十天后,實現車站圍護樁首家開工。

二是銀屏路站為地下兩層島式站臺車站,因站內設置雙停車線,長達515.2米,基坑土方達18.7萬方,工程量是標準車站兩倍多,采用明挖法施工;按照總體工籌策劃,銀屏路站為鄭州大學站~銀屏路站區間、銀屏路站~冬青街站區間的雙向始發車站。銀屏路站主體結構提供盾構下井始發條件是整個項目進度控制的關鍵。主體結構施工進度控制的前提是土方挖運的工效,基坑土方開挖由兩端向中間施工,采用縱向拉坡,渣土車駛入基坑直接裝土,提高工效,降低成本,通過這一施工方法,實現了基坑土方見底最快,土方開挖完成最早目標。

三是鄭州大學站與鄭州地鐵既有1號線呈T型換乘,1號線已在負三層預留接駁結構,西側與8號線鄭州大學站負三層結構連接,東側與鄭州大學站暗挖隧道連接。臨近既有1號線施工期間如何確保1號線車站結構安全及列車運營安全顯得尤為重要。針對這一特殊難點,項目部通過業主與1號線運營公司及施工單位深入調查既有線預留結構及現狀;通過業主在鄭州市找到類似換乘節點工程,對標學習施工經驗和注意事項。按照地鐵保護辦法,進行安全風險評估,編寫安全專項方案,采取自動化監測手段,在完成各方手續后,嚴格按照專項方案組織施工,加強周邊環境監測。經過努力,鄭州大學站與1號線T型換乘施工完成后,不僅保證了既有1號線的結構安全,而且保障了1號線的運營安全,并且在進度和方面質量也得到了建設單位贊揚。

克服揚塵管控阻力,全力保障工期目標

鄭州市地處華北平原南部,屬于京津冀地區的周邊城市。為了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推進大氣環境的治理和保護,鄭州市屬于國家大氣污染治理的重要城市之一,為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鄭州市政府對揚塵治理和臭氧管控高度重視,嚴格管控。因此,揚塵管控即是鄭州地鐵8號線項目履約過程中一項最大的制約因素。根據項目統計,每年揚塵管控和臭氧管控時間長達260余天。揚塵辦全天24小時不定時突擊檢查;揚塵辦不僅要求在工地安裝揚塵監控器,而且無人機在空中隨時配合檢查。揚塵管控的力度對現場生產造成嚴重影響,尤其造成車站基坑土方和盾構土方挖運效率低,增加項目成本。項目部千方百計,爭分奪秒,優化開挖方案、完善標準化施工,加快土方挖運速度,實現全線最快車站土方挖運和盾構渣土外運完成的工區。

思想上正視,行動上重視,項目部認真領會揚塵管控政策要求,嚴格落實工地揚塵治理八個百分百標準措施(一是施工工地周邊百分百圍擋封閉;二是物料堆放百分百覆蓋;三是出入車輛百分百沖洗;四是施工現場路面百分百硬化;五是土石方施工百分百濕法作業;六是渣土車輛100%密閉運輸;七是施工現場揚塵監控百分百覆蓋;八是場內非道路移動機械百分百達標)。同時,認真配合檢查,及時整改到位。工地不僅配置有灑水車、自動洗車平臺、噴淋系統、霧炮機、廠房式數控鋼筋加工場等防塵降噪設施,而且采購有土工布、防塵網、防雨布等裸土覆蓋材料,避免因自身揚塵管控不到位而受到處罰或停工。

項目部從進度管理上下功夫。雖然揚塵管控對施工進度產生嚴重影響,但是合同工期目標不能變。項目部堅持“技術先行,計劃引領”的思想。充分考慮揚塵管控影響,科學制定總體進度計劃、年計劃,再將年計劃分解至季度、月和周。根據年度計劃制定年度重節點目標(如車站封頂、盾構始發、隧道洞通等節點),開展“保盾構按時下井,促車站順利封頂”勞動競賽活動,再將重節點目標分解為A、B、C三類,設置單倉獎罰和重節點獎罰結合的辦法,有效提高作業班組勞動熱情。

項目部堅持“履約為先,品牌為重,效益為本”的理念,施工進度管理采取精細化動態管理的方法?,F場配足勞動力、材料和設備),各工種合理搭配。對揚塵管控、節假日及天氣預報信息保持高度敏感性,提前將物資材料儲備到位,對下一步甚至下下一步的施工內容做到未雨綢繆,提前做好一切準備工作,杜絕因工序轉換不及時而耽誤時間。

嚴格落實防疫措施,保障項目健康生產

自2020年以來,鄭州市歷經五次比較嚴重的疫情,最嚴重的一次長達51天之久。面對的疫情,鄭州地鐵8號線全體員工積極應對,響應政府及上級單位各項防疫措施,切實做好“外防輸入,內防輸出”,制定了疫情防控專項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下發防疫包保責任制和領導帶班防疫巡查制、錯峰就餐制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對鄭州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市安監站、鄭州地鐵集團、軌道公司等上級部門的防疫文件積極宣貫學習,嚴格落實閉環管理政策,實施“營地至工地”兩點一線管理,減少人員流動;通過嚴格落實八項防疫措施,不僅保障了員工的身體健康,而且確保安了全生產。

克服7.20艱難險阻,實現全線首家洞通

2021年7月21日鄭州市經歷了千年一遇的特大暴雨,鄭州地鐵8號線項目部當天迅速啟動一級響應,成立應急領導小組,項目經理第一時間組織管理人員和協作隊伍進入戰時狀態,緊急撤離兩個區間隧道盾構施工人員,立即組織人員進行抗洪搶險。同時響應業主號召,立即組織人員和排水設備幫助抽排既有線內的積水,受到業主的高度贊揚。

7.20暴雨造成銀屏路站、鄭-銀、銀-冬區間隧道被淹,四臺盾構機損壞,給項目部帶來極大的損失。汛情后項目部對工程自身風險及環境風險進行識別、評估,重新組織調查車站周邊建筑物、道路、地下管線受損情況,采用地質雷達掃描基坑周邊地下空洞。項目部立即編寫銀屏路站及盾構隧道汛后排險及復工復產專項方案,組織專家指導積水抽排和工程排險。有序恢復隧道通風、照明、施工用電、消毒與氣體檢測,并結合抽排水進度同步組織管片清洗、螺栓復緊及二次補漿。排除險情后,組織站內開始抽排水及水體消毒消殺工作。隨著積水抽排,組織人員對負一層中板清淤。

在公司和軌道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經過科學有效地組織復工復產工作,鄭州大學站主體結構5天后全面恢復施工,銀屏路站主體結構12天后全面恢復施工;在組織車站復工復產的同時,項目部積極聯系盾構機維修廠家組織合同商談,以最快的速度啟動四臺盾構機維修工作,為早日恢復盾構生產,降低損失,項目部千方百計協調各方資源。僅用45天時間完成了四臺盾構機維修任務,恢復了鄭州大學站~銀屏路站區間、銀屏路站~冬青街站區間盾構掘進。盾構恢復生產后,項目經理親自協調管片供應和土方外運,盾構隊開足馬力組織生產,并在四臺盾構機上同時施工的情況下,科學排序組織盾構機出洞;在揚塵管控期間,通過站內延長軌道,利用鄭銀區間的渣土池存放銀冬區間盾構渣土,保證了盾構連續施工。

從項目進場至車站開工,從車站封頂到盾構始發,從抗洪搶險到災后復工,從盾構再始發到隧道洞通,從聯絡通道到附屬結構完工。從2020年開工至今,一路走來,鄭州地鐵項目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艱難險阻,但每次面對困難和挑戰,鄭州地鐵8號線項目不僅能夠扛得住壓力,更能將壓力轉換為奮斗的動力,他們始終抱著“永爭第一”的信念,艱苦拼搏,不負眾望,不僅在2021年底實現全線首家洞通,而且在2022年底完成全部附屬結構,為公司良好履約形象做出了應有的貢獻,也進一步為開拓河南軌道交通市場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打印】 【關閉】

Produced By 大漢網絡 大漢版通發布系統 天天日一日操一操,日韩美女更多精品,h片免费在线播放,国产av超碰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