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正能量】孫炎昌:拼搏讓人生閃光 | |
| |
“抓緊裝車,今天到廠的14個車下午必須要發出去!” “各位及時關注天氣情況,確保車輛安全上下山!” “垮桿了、垮桿了,前面又過不去了!” 在裝備公司德昌基地售后現場,每天你都能看到一個來來回回忙碌的身影,緊盯發貨進度,督促塔筒轉運,協調機械設備,并與業主、運輸單位積極溝通,確保塔筒安全順利運輸至機位,一刻不停歇。他就是德昌基地現場售后負責人—孫炎昌。 現場售后崗位看似雖小,但是在孫炎昌看來,正是這個平凡的“小崗位”,讓他擁有了別樣的奮斗人生。 烈火真金 不負韶華 七年彈指一揮間,在工作中百般砥礪、刮垢磨光,孫炎昌漸漸褪去了初到德昌的那份稚氣,多了一份自信篤定,但最初的那股鉆研勁兒、精氣神兒卻依舊前后貫通、一脈相承。 參加工作以來,孫炎昌經常是哪里需要去哪里,輾轉多個項目。他先后參與了在鹽源、會理四五期、冕寧鐵廠鄉、美姑、茨達、鐵爐、昭覺瓦庫、會理黎溪、布拖烏科、鹽源小高山、牦牛山、觀塔坡、雷波拉咪南、金陽熱柯覺依達、金陽高峰等風電項目,以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和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贏得了業主、分公司領導及同事們的一致認可,先后獲得了業主德昌風電開發有限公司、華能布拖風力發電有限公司及德昌分公司“安全生產先進個人”稱號。 經過反復摸爬滾打,不斷摔打磨礪,在層層歷練中積累經驗、開拓視野、掌握本領、錘煉能力,在復雜的環境中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初入職時的那份稚氣已被沉穩和踏實所代替。當初那個斗志滿懷的少年現已成長為獨當一面的“老師傅”,即使任務辛苦而艱巨,盡管工作強度大,時常的加班加點使眼圈有絲微紅,聲音也有些嘶啞,但他始終堅信“只有勤學苦練、策馬加鞭,才能自我蛻變、不負韶華”。 秉持初心 勇挑重擔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風電人常年與風為伴,堅守崗位,履職盡責,兩地相思,半年歸家,譜寫著一曲曲追風的故事?;厮葸^往,那些艱難的時光,終究也是熬過來了。 “如此大好河山,辜負了豈不可惜,干就完了!” 2019年,令孫炎昌最難忘記的,是四川雷波拉咪南和德昌茨達項目。在他印象里,雷波拉咪南項目現場道路不滿足塔筒運輸條件,一套塔筒運輸到機位需要經過狹窄、大坡度、急彎、障礙物多的進場便道,15公里、10公里、5公里、3公里.......,上山道路雖僅有4公里左右,但卻是實實在在的“山路十八彎”,彎急坡陡,地形險峻,路況復雜,是在建風場中最險要的一段,并且山上山下溫差較大,山下山清水秀,可場站大雪紛飛、寒風刺骨,更是為運輸增添了不少困難,為確保塔筒按期到達機位,孫炎昌經常深夜押運運輸車輛,為現場吊裝及場內制作爭取了時間,最終一臺臺“虎狼羊”圖騰的塔架巍然矗立在云霧之巔與高原的藍天、白云相映生輝,繪就了追風新篇。 德昌茨達項目因風場內運輸道路問題,致使塔架無法運輸至現場,導致場地積壓嚴重,生產發運受阻,且面對鋼板、法蘭排產滯后等種種困難,致使工期緊張。孫炎昌作為運輸及售后負責人,二話不說,帶上幾包泡面和皮卡車就上山了,在山上一呆就是幾個月,“山上最受不了的就是不能洗澡,幸好我結婚早,不然老婆都討不到哦”,孫炎昌打趣的說到,最終在基地員工的共同努力下,該項目歷時3個月圓滿完成了43套塔筒供貨任務,創造了德昌風電建設史上一次投產設備最多、投產時間最短的記錄。 2020年,受國內風電搶裝潮影響,使得基地在建四個項目均為年底必保項目,面對工期緊、任務重、施工難、保電價的嚴峻形勢,塔筒發運成為頭等大事,但涼山州地區地形特殊,導致運輸資源緊缺,且受雨季影響,大件發運更是難上加難,正當基地一籌莫展之際,孫炎昌主動請纓,申請同時負責會理黎溪、瓦庫、布拖烏科、鹽源小高山四個風場的運輸及現場售后,整整兩個月的時間他在四個項目中來回穿梭,不分晝夜,不分晴雨,不分工休,用他的話來說“我不是在現場,就是在去現場的路上”,在他的協調下,現場進度有序推進,最終我們在這場保電價“大考”中,跑贏了時間! 2021年,在全球疫情、“雙碳”目標、“能耗雙控”的巨大壓力下,制造業迎來新一輪的原材料“漲價潮”。在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中,在嚴峻激烈的生產形勢下,德昌基地三峽金陽熱柯覺、依達、高峰項目保供應難上加難,金陽地區山路較多,且遇風場降雪等惡劣氣候問題,熱柯覺、依達、高峰的機位又在不同的山頭,從生產基地到現場最遠的機位大約300公里,倒運距離50公里,且塔筒需要經過多次倒運才能到達機位,運輸高峰期時,現場運輸車輛55余輛,現場道路錯車點少、運輸車輛多,導致道路經常堵車,對此,孫炎昌說“想有好技能,要在干中學,難的不是項目,而是一顆敢于挑戰的心”,他立即因地制宜,制定出一套獨特的運輸方案,并早起晚歸,全力推動整個項目的運輸進度,奮力跑出“最后一公里”加速度,充分體現了他的溝通以及協調能力。 無論現場多么艱難,孫炎昌始終堅信:路是一個一個腳印走出來的,方法是一點一滴總結出來的,成功沒有捷徑,靠著千百遍的琢磨、復盤,用“笨”方法、下苦功夫,孫炎昌漸漸融入了現場負責人這一角色,工作也越發得心應手。 賡續延綿 筑夢前行 他把自己工作的成功歸功于四個方面:責任心、服務意識、溝通能力、問題意識。其中,“責任心”排在第一位,“問題意識”是關鍵。塔筒運輸是確?,F場進度的首要環節,運輸效率高不高,能不能按期運輸到機位,對吊裝工序能否如期開始至關重要。因此,高度的責任感,強烈的擔當意識,確保各工序無縫銜接、不間斷施工,是一名現場負責人該具備的素養。 在孫炎昌看來,現場負責人這個角色更像是“服務員”,“服務”二字看似戲謔,卻不難體會其中的責任與擔當。作為現場“服務員”,腦子里要有好多“方案”,孫炎昌口中的“方案”,其實是解決各種現場問題時腦海中的預案。作為現場負責人一定要善于對現場排查分析,要有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在事后總結,把遇到的問題歸類。所謂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只要牢牢記住以往的教訓、案例,當下的各種疑難雜癥幾乎都能在自己的經驗庫里一一得到對應。 “無論環境多么惡劣,無論工作多么困難,我都一定保證完成任務”,他每天迎著晨曦,伴著夜色,穿梭在風機和群山間,將對家的思念化為對工作的熱忱,乘風而起,御風而行。 售后服務工作作為我們公司產品的最后一道工序,是企業品牌建設的關鍵,是提升客戶滿意度的重要舉措,孫炎昌在多年的工作中本著對產品負責,對公司負責,對業主負責的態度練就了一身好本領,更用實干當先的豁達之氣和精準細致的工作精神為自己定下了行為準則,這份屬于他的行為準則使他在本職工作中書寫著擔當與使命,充滿斗志、綻放光芒。 “涼山之巔、索瑪花開......”孫炎昌在工作中的每一步都顯鄭重。踏上新的征程,他將繼續以無畏的精神突破險阻;仰望星空,他將繼續以堅定的意志守護初心。追風的故事還在繼續,愿他始終堅定信念,用拼搏在平凡的崗位上閃光。 | |
【打印】 【關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