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入江 造福一方——蔡甸清水入江項目獲多方贊譽 | |
| |
“現在雨季不管下多大的雨,也不會有嚴重的城市內澇了,雨天出門安心多了!” “如今小區前面的湖水清澈透亮,遠遠地就能看見河底的水草,以后遛娃就有了好去處!” …… 這是武漢市蔡甸區張灣街道一角居民聊天討論的情景,討論的主角就是他們家門前的蔡甸東部區域清水入江PPP項目。該項目于2020年11月30日正式開工建設,主要建設內容包括蔡甸城關片區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張灣街污水管網完善工程、湖泊綜合治理工程三大部分,中國水電四局作為股東方參與投資并承擔施工任務。 今年以來,隨著工程進度的逐漸深入,項目受到了多家媒體的重點關注,先后被人民日報、湖北日報、楚天都市報等多家媒體平臺采訪并發表專題文章。在建設過程中,蔡甸項目也收獲了當地居民百姓的眾多好評,先后收到當地村委會、個體戶、居民代表送來的多面錦旗。項目建設與實施對蔡甸區環境提升、社會經濟發展的積極影響日漸凸顯。 踐行長江大保護 蔡甸清水入江項目是響應國家長江大保護政策的重要項目,是推進長江經濟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宜居新城的重點工程。其運用系統治理理念,通過踐行長江大保護“廠網河湖岸”“區域協調、系統治理”“一城一策”治水模式,在完善片區雨污分流功能的情況下,同步進行湖泊水生態修復工作。 守護一江清水永續東流,四局人重任在肩。建設蔡甸清水入江項目以來,四局人時刻牢記“還江于民”“與江共生”“治水功在不舍”的使命,針對長江生態環境系統性保護修復和協同治理要求,積極參與到長江岸線城市管網治理、濕地湖泊整治、岸線修復,一體推進水環境、水生態、水資源、水安全和岸線“四水一岸”保護修復,持續深化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源頭治理、協同治理,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不斷增強生態系統整體功能,積累了豐富的施工經驗。 在環境效益方面,項目的實施對減輕城市周邊的水體污染,改善城市的環境衛生面貌起到了積極作用,對促進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優化、踐行“長江大保護”發展理念具有深遠的意義。項目建成后將提升湖渠水體功能,提升區域水環境質量,改善漢江、長江的水體水質,為踐行長江大保護戰略源源不斷貢獻出四局力量。 守護碧水藍天 “湖面不再浮萍泛濫、水質發臭,晚飯后可放松地圍著湖散步了?!蔽錆h蔡甸區蔡甸街道三義社區居民張大爺,看著家門口的蓮花湖開心地說道。 蓮花湖屬于蔡甸清水入江項目湖泊綜合治理工程,由7個子湖組成,面積近0.28平方公里,平均水深約1米,匯水面積3.807 平方千米,湖泊蓄水量45.1萬立方米。長期以來,沿湖城關的雨水直排入蓮花湖,下暴雨時,部分生活污水也會通過溢流口混流排入蓮花湖,由此造成了湖水富營養化,部分水域會爆發季節性藍藻“水華”,水質為V-劣V類。 為高質高效開展蓮花湖綜合治理,水電四局結合武漢市湖泊“三線一路”保護規劃,根據各段湖岸線自然特點、岸線布置方案、岸段所在的地理位置、重要程度、地質施工條件、運用和管理要求,通過水體檢測處理、土壤改善、添加生態礦物基等技術手段,創造合適沉水植物生長的良好環境,使其大幅度降低水體氨氮含量,吸收水中的營養鹽,并抑制藻類生長,避免水中富氧化。與此同時,通過安裝智能分流井,實施雨污分流,對蓮花湖周邊雨污水實現全收集全處理,為水生動物提供良好的食物和產卵環境,從而構建起生態鏈平衡系統,恢復蓮花湖水體生態自凈功能。 現在,走上蓮花湖親水平臺,可以看到沉水植物隨波蕩漾,游魚穿梭在其間,水下能見度可達到1米左右;湖中央的人工浮島上,一株株水生植物開著或黃、或紅的花朵;臨岸的湖面,栽種有睡蓮等凈水植物;5.48萬平方米的“水下森林”已然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水電四局承建的武漢蔡甸清水入江項目蓮花湖治理成效明顯,一幅“水清、岸綠、景美”的美景已然展現在蔡甸人民的眼前,受到當地群眾一致好評。 凈化“城市血脈” “下雨就黑”“下雨就臭”,黑臭在水里,問題在岸上,關鍵在管網。一個方面是減少直排進入江河的污染,另一方面是集中處理居民生活污水,鋪設雨污分流管網對于保護長江生態具有重要意義。 “地下雨污管網改造,難在‘騰空間’?!辈痰轫椖抗纠畹铌栒f道,蔡甸城關及張灣片區建設年代久遠,雨污管道長期以來一直存在合流甚至“空白”的情況,地下官網改造迫在眉睫。水電四局充分發揮專業優勢,以責任顯擔當,以專業建工程,以暖心獲信任,以蔡甸清水入江項目建設為紙,以專業技術經驗為畫筆,通過不懈的努力,繪畫出了水清城凈的蔡甸畫卷,成功改善了蔡甸城關雨污合流的現狀,全面提升了區域雨污水管網建設質量,提高城市自身排水吸能能力,有效解決蔡甸城區污水難以“全收集、全處理”、雨后道路和小區漬水等問題。 地下管網改造過程中,水電四局積極投身到長江大保護戰略中來,共建設雨水管網34公里,建設污水管網55公里,其中城關片區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包含39條道路,72個公建單位、124個小區及25個城中村改造,片區總面積約16.50平方公里;張灣街污水管網完善工程包括張灣鎮中心城區及張灣工業園區雨水污水管網完善,區域總面積約1.92平方公里。通過參與到長江沿岸各城鎮、街道污水官網治理,凈化城市“血脈”,打消人民群眾顧慮,改善黑臭水體和水環境質量,改善了排水基礎設施,促進了蔡甸城區內衛生狀況的改善,提高了居民的用水質量,進而有效地改善了居民的生活與環境質量,提升了當地居民的生活幸福感。 蔡甸清水入江項目建設已接近尾聲,曾經一旦下大暴雨就出現積水內澇,周邊的居民常常淌著水出行的情況已經不再發生。涵蓋蔡甸張灣、城關片區約18.5平方千米的城市空間內,新建的雨、污管道布設有序,經凈化的污水將“洗盡鉛華”,匯入漢江,這就是水電四局建設蔡甸成果的真實寫照。項目建設被主流媒體爭相報道,受到周邊市民和政府部門的廣泛好評,“清水入江 治水有方”“清水入江 造福一方”等膾炙人口的贊語在百姓之間口口相傳。 下一步,項目公司將持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不斷踐行科學治水理念,高效履約、回饋社會,為長江經濟帶實現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為助力區域經濟綠色高質量發展貢獻四局力量。 | |
【打印】 【關閉】 |